学科是高校人才培养、知识贡献、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要载体,学科建设水平是衡量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学科建设工作在高校内涵发展中居于龙头地位。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的学科建设水平,提升办学层次,我院学科研究方向根据学校要求,提出要建设有特色、见成效、对专业建设及产业和行业发展有支撑的学科发展思路。

     目前,我院学科建设主要以两大方向为主,一是新能源汽车能源管理系统及底盘控制方向;二是报废汽车拆解与零部件再制造方向。


1.新能源汽车能源管理系统及底盘控制。

    针对新能源汽车系统控制与运用过程中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开展创造性的研究开发工作,开展能源管理系统、系统动力学、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法等基础理论研究和先进总成控制等应用技术研究,重点探索系统控制过程中的能源分配控制技术、底盘动力学系统及控制技术、新型高效动力传动技术,在新能源汽车运行品质、机电控制等领域取得自主创新的理论和技术成果,有效改善车辆的主动安全性、操纵稳定性及乘坐舒适性。
    上述研究方向以常州市新能源汽车运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近万博max手机客户端下载来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万博max手机客户端下载基金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4项,江苏省教育厅高校自然基金4项、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4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6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中国机械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常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2.报废汽车拆解与零部件再制造。

    针对报废汽车拆解与零部件再制造共性技术,开展了汽车产品可拆解性设计技术、可回收性设计技术、绿色供应链管理技术;退役汽车产品高效绿色拆解技术、退役零部件再制造技术、车用非金属材料高附加值再利用技术、车身机械化破碎分选技术、ASR资源化技术、汽车电子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展了报废汽车机电产品再制造的共性关键技术、报废汽车再制造的成套工艺与装备、报废汽车典型零部件再制造可靠性分析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
    上述研究内容以江苏省报废汽车绿色拆解与再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先后申请《小汽车保险杠拆解装置》等发明专利3项,已获授权《报废汽车绿色拆解电器综合测试台》等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4篇。与无锡新三洲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共建了产学研合作基地;与南通贝思特机械工程有限公司签署“报废汽车绿色拆解与再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KYH14017)横向项目,合同研发经费55万元。《汽车报废拆解与材料回收利用》分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学会优秀出版物奖二等奖及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